本来这篇是想着过完年到了法国后慢慢写的,但命运叵测,各种原因一直搁置到现在。现在2024年都过去一半了,再不写恐怕就要和2024年总结撞一起了,到时难免不好看,索性还是早点整理完好了。

今年一共完成了23本书,年初因为《三体》热映,所以又重新读了一遍,但无奈确实欣赏不来,最后连个人前十都没能进入。此外读了些关于社会、经济的书,毕竟大环境在变,我个人在社会的角色也在变,多些视角让我了解下游戏规则也是好的。不过更多时候是抱着一种好奇心去读,也没有说一定要解决问题或者找到答案,只是想满足心里的一些“为什么”。

总体而言数量偏少,不过质量上自己倒也满意。只是后面不能再拖延了,希望自己能把这个年度总结的习惯好好完善下。毕竟时间过得是越来越快了,感觉一转眼,就要准备下一年的年度总结了。

2023年阅读书单

10.《叫魂》

《叫魂》

最早应该是在书单狗上知道这本书的,那会儿大概是太久没有读恐怖悬疑小说了,我就将这本猎奇向的书加入书单了。乍看书名时,给的定位是中国民间恐怖故事大合集,结果没有想到是个非常严肃深入的学术著作,尤其最后两章的讨论,又有种读《大明王朝1566》和《万历十五年》的感觉。孔老师一生就出了四本书,有时感觉自己用一顿饭不到的钱就换来了人家小半生的心血,实在感激不已。但也可能是过于严肃深刻了,有些地方自己并没能消化,我在2024年读《饥饿的盛世》时,感慨要是我先读《饥饿的盛世》再读这一本书,可能会理解更深,给他的排名也会更高。

9.《基因组》

《基因组》

疫情期间买的了,但一直拖到疫情结束才开始读,是个不错的科普向读物。读这类书其实就是想更好地了解自己,我觉得生物学角度的书,比心理学或社会学角度的更客观。但有时这类解读也有点过于宽泛,导致无法产生具体到个人层面的认知。

这本书最大的点应该是:大脑会影响激素分泌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,从而影响人的身体状态,比如一般人面对压力时,身体状况都会变差,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唯心主义;此外就是基因其实已经把很多东西都决定了,这又有点宿命论的感觉了。

8.《长安的荔枝》

《长安的荔枝》

飞机读物,一天就能读完。一开始感觉马伯庸有点过于卖弄自己的“唐学”了,动不动一大堆司局部门、规矩流程名词,而台词人物却都简单直白,甚至有点低幼化,导致内容和形式有极大的落差,差点没坚持下去。但中后期节奏就好起来了,从主角个人思想的改变,到点出“上头一道命令,下面的人得忙活上半天”这个主题,层层递进,加上本身篇幅又不长,读完感觉还是可以推荐的。

7.《小家,越住越大2》

小家,越住越大2

总体来说比第一部质量高一些,格局总体会大些了。而且大概是从这部开始吧,自己了解到“住商”(类似智商情商逆商等等)这个概念,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。现在自己在日常居家时,会主动下意识地去思考当前这个房子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,以及有哪些布置华而不实,大概率会积灰,甚至开始会花心思在一些品质的改善上。

6.《遗忘,刑警》

《遗忘,刑警》

这应该还是我第一次读陈浩基的书,这年头想找本好点的中文悬疑小说还是挺难的。这本书节奏不错,可读性很强,篇幅也很短,值得一读。整体的风格可能因为有“警察”这个元素在,会让人想到香港黄金时代的警匪片,有自己的特色。

5.《饱食穷民》

《饱食穷民》

主要讲了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一些疯狂的现象:如消费主义的盛行、人与人之间因疏远而产生的心理及社会压力。

这本书里的案例故事看似身边也有,但却都没有什么代入感,或许我们还没到那一步吧。读的时候更多是有一种猎奇心上的满足感,会忍不住想这会不会就是十年后的我们。读的过程也发现,我们好像很难从日本过去的发展来分析理解我们当前的问题和走向。这些零零散散的书和文章看下来,他们的个人生活、工作、教育固然跟我们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但有些非常核心且重要的点,我们却和他们截然不同。

4.《13 67》

《13 67》

读完《遗忘,刑警》后,觉得陈浩基的小说节奏和逻辑都不错,属于很高质量的快餐,就又继续读了他的另一本代表作。相比上一本,这本书内容更多,细节也相对更丰富,小说整体的布局和逻辑都非常不错。后面搜了下,陈浩基是港中文的计算机系毕业生,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他的推理逻辑会让人觉得合理缜密吧。

3.《置身事内》

《置身事内》

这两年到处都在唱衰,自己进入社会也一年有余了,觉得自己不能再像学生时那样无忧无虑,多少也要学会了解大环境这个东西了。恰好那段时间很多人在强推这本书,就买来学习下。

这几年相关的讨论到处都是,很多内容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解接触了,但读起来仍感觉干货满满。重点是帮助我大致理清了当年经济增长核心靠什么,以及浅浅点出了为什么现在会这么多唱衰。当然,经济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,我们不能说作者说的就一定对或是错,但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视角,这一点就已经很值得一读了。

2.《日本新中产阶级》

《日本新中产阶级》

围绕工薪阶级讲述了日本家庭观念的转变,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我们的影子,有非常强的代入感,很难想象是写于60年前,可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,确实在走别人的老路。但对比下来,我们面临的境遇更为险恶。而且书里最后的补充描述,所指示的似乎也不是一个光明的未来。

1.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

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

北京篇年度最佳,作者用直白的话语写出千万打工人的不易,引起社会共鸣,让人不禁感叹这就是文字的力量。要是格局再大一些,北京篇的篇幅再长一些,就更完美了。

我发现我还挺喜欢这种纪实类的,直白叙述的“苦难”文学的,比如之前读《平凡的世界》我也非常上头。但有时想想,引起共鸣是一回事,能解决问题又是另一回事。就像余华说的,“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,苦难就是苦难,苦难不会带来成功,苦难不值得追求,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。”如果不值得追求,那当我们在阅读别人的苦难时,我们在读什么?或许是在遇到困境时,知道你我并不孤独吧。